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一)郑律成

发布日期:2021-05-21 浏览量:1

人物简介

郑律成(1914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     

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孩童时期:儿时的郑律成患有口吃,被发现有音乐天赋后开始学习小提琴。1919年,光州爆发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郑律成在父亲和兄长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

革命岁月:1933年,郑律成的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19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批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开办的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并参加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朝鲜民族解放同盟”等抗日组织。

1936年,郑律成经罗青介绍加入抗日救亡组织”五月文艺社“,并任理事。同期谱写了自己的处女作《五月之歌》。     

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律成结识了冼星海,并与其长期合作,出电影歌曲、灌制唱片。同年10月,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1938年,郑律成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随后郑律成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延安颂》《延水谣》《保卫大武汉》《生产谣》《寄语阿郎》《十月革命进行曲》《八路军进行曲》等。     

1939年1月,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春,在周扬主持下,郑律成与丁雪松举行了婚礼。     

1942年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     

1945年,郑律成携夫人回到朝鲜后,历任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国立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为朝鲜军民谱写了《“8.15”颂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歌颂新中国》,大合唱《图们江》《东海渔夫》等十余部作品。     

1949年初,郑律成与夫人调到中国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平壤商业代表团任代表,党的关系也由朝鲜劳动党转回中国共产党。同期郑律成被调离人民军,安排到朝鲜国立音乐大学当作曲部部长。     

新中国时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下,郑律成同妻子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国籍。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

1950年12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作组的成员,郑律成和刘白羽、欧阳山尊、凌子风、李瑛等人一道去了朝鲜。他和刘白羽合作写了《歌唱白云山》,他和魏巍同志合作谱写了具有浓郁朝鲜风情的《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并与欧阳山尊同志合作谱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十赞》。     

1956年,郑律成调到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创作室作曲。他深入工厂、农村、边防,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原料,为工农兵创作,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在北京突发脑溢血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代表作品

l歌曲:《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兴安岭组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十六字令三首》、《娄山关》等     

l儿童歌曲:《我们多么幸福》、《星星歌》等     

l歌剧:《望夫云》等     

l大合唱:《兴安岭上雪花飘》等     

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人物评价

2005年,中国驻韩文化参赞、驻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朱英杰说:“郑律成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给亚洲带来希望的音乐家,也是用音乐提倡和平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     

2007年,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说:“郑律成是我们团的作曲家,他创作了中朝两个国家的军歌,反映了中、朝、韩3个国家人民的共同心声,被3个国家的人民所纪念,这在作曲家中是举世无双的。”     

2009年,中国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在《作曲家郑律成》序言中写道:“他是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的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后世纪念

v郑律成纪念馆:     

2009年4月,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友谊路233号建立,展示了人民音乐家郑律成六十二载革命音乐人生。     

展馆总面积1350平方米,分为开篇、动荡年代、延安岁月、友谊之旅、情系黑土、时代歌者、根植祖国、结束共8个展厅,收藏、展出500余件实物展品和近千张珍贵照片。     

v纪念电影     

1989年,朝鲜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摄制《音乐家郑律成》,这是一部以郑律成同志的形象为典型的电影。金正日同志亲自部署,特派朝鲜人民军最优秀的作家、“人民奖”获得者吴惠英来中国搜集材料创作剧本。朝鲜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用时3年拍摄完成大型彩色故事片《音乐家郑律成》,该片自1992年上映以后在朝鲜各地迄今久映不衰。     

200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走向太阳》,讲述了郑律成年少时热爱音乐,却由于日寇横行,被迫参加抗日活动并学习音乐,成长为一名军旅作曲家的故事。歌颂了郑律成热爱和平,反对日本侵略以及为人民、为进步而歌的高尚情操。     

2014年7月,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31日表示,为了纪念音乐家郑律成诞辰100周年,该委员会将与北京电影学院共同制作以郑律成为题材的电影。该片的制作成本达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2万元)。为此,韩中双方于8月29日在位于韩国光州市的全南大学召开“韩中电影论坛”,以“韩中合作拍摄电影的现状及展望”为主题展开讨论。     

2015年3月,北京海晏和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韩国(株)同成制作所合作拍摄《青年郑律成》。     

音频分享

Ø扫码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Ø扫码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Ø扫码聆听:《延安颂》     

视频素材

扫码观看:《郑律成的中国情结和军歌的诞生》     

心得感悟

Ø2017级音乐学系党员 邵星睿:     

郑律成是一位灵性燃烧、激情沸腾又肯于深刻思考、执着追求的作曲家。他把自己的命运始终同伟大时代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汹涌的时代巨流中,从心灵深处歌唱先驱者的艰辛、胜利者的欢乐和继续跋涉者的凌云壮志,呼唤新的创造和更加美好的灿烂前程。     

几十年以来,诸多红色经典歌曲用激情为祖国为人民歌唱,用热情为我们的党礼赞。今天,我们仍然要深情高奏红色旋律,用真情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汇聚共筑中国梦气势磅礴的正能量。同时,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悟、学习前辈们的优秀品质,全面提升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练就过硬本领,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Ø2017级音乐学系预备党员 王浩:     

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用音乐为中国与朝鲜、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友谊和音乐文化交流搭建起了桥梁。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怀念他更要学习他,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在新时代发挥一名艺术工作者优势,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新观念,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服务人民与社会。     

Ø2017级音乐学系预备党员 张贠通:     

郑律成是音乐家,也是一位国际主义战士,郑律成同志用感染力极强的音乐作品,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怀念他、学习他,不仅学习他对待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感,更要学习他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创作精神,他是中朝两国人民的骄傲。“永恒的旋律,不变的初心”。他的那些不朽名作也将继续鼓舞后人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更鼓舞着人民军队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和人民建立新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