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杰为机关第二党总支、现代音乐学院分党委讲授专题党课
发布日期:2021-12-06
浏览量:808
2021年7月10日上午,党委副书记李宝杰教授以《音乐文化中的红色记忆——新秧歌运动与文化创造力剖析》为题,给机关第二党总支和现代音乐学院分党委全体党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本次党课由机关第二党总支书记张倩主持。
李宝杰从新秧歌运动的缘起、成果、价值及其激发的文化创造力四大方面详细阐述了新秧歌运动作为延安革命文艺的产物,对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艺术思想观念、艺术形式创新、实践成就积累和社会传播影响等方面都产生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新秧歌运动的缘起”部分,李宝杰特别强调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重要性,他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不仅是一种文艺创作的导向,更是一种文艺发展的理念,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讲到“新秧歌运动的成果”时,李宝杰以《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经典秧歌剧作品,极具说服力地论证了秧歌剧的创作题材与当时的边区建设、支援前线、拥军优属、扫盲运动等密切结合,旁征博引地证明了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时期涌现出来的、规模宏大的、影响深远的群众性文艺运动。在谈及“新秧歌运动的作用与价值”时,李书记认为新秧歌运动迎合了当时革命的迫切需要,贴近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紧密了艺术与时代的共融关系,真正实现了艺术为革命和群众服务的目的。
第四部分“新秧歌运动激发的文化创造力”是本次党课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新秧歌运动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批判与继承、改造与利用、普及与提高”的文艺思想认识与内涵。新秧歌剧在表现内容和形式创新上的探索、表演实践上的不拘一格、引发群众广泛性的参与的多样特征深刻回答了党的文艺工作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艺术创作理念。作为延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秧歌运动和新秧歌剧实质上是延安精神在文艺创作中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影响延安文艺,延安文艺影响延安精神,延安文艺是延安精神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为我国后来“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导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历史时刻,以新秧歌运动为基点,回顾延安时期的革命文艺创作,重温延安精神,发掘音乐文化中的红色记忆,对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具有重要启发。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延安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反映好民生、民情、民意,敢为人民鼓与呼,努力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党课现场 |